随着美国对华关税政策的持续收紧,中国跨境电商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。4月25日,Temu和SHEIN宣布在美国市场全面提价,以应对特朗普政府取消小额商品免税政策的冲击。这一举措折射出中国电商平台在北美市场的增长瓶颈,也倒逼企业加速全球化布局的多元化。而在这场突围战中,日本——这个全球第三大电商市场,正成为中国企业开辟“第二战场”的关键目标。
自2025年4月25日起,Temu和SHEIN的美国消费者将面临5%-20%的价格涨幅。其直接导火索是美国取消针对中国进口商品(价值800美元以下)的免税政策,导致物流清关成本激增30%以上。更深层的危机在于,美国市场对中国电商的监管正从关税扩展到数据安全、知识产权等领域。据摩根士丹利预测,此举可能导致中国跨境电商在美市场份额在未来两年缩减15%-20%。
当北美市场承压时,日本凭借三大核心优势成为中国企业的新蓝海:
市场规模与增长潜力:2023年日本电商交易额突破1200亿美元,预计2025年将达到1430亿美元(年复合增长率9.2%),且电商渗透率仅为14%,远低于中国的30%,增量空间显著。
供应链与物流协同效应:中日海运时效仅需3-5天,物流成本比欧美低40%;日本消费者对“中国制造”的接受度从2019年的58%提升至2023年的72%,尤其在智能家居、快时尚领域形成强适配。
文化相似性的本土化红利:汉字文化圈的基础降低了产品设计、营销的本土化难度。如SHEIN推出的“和风樱花季”系列,首月销量即突破200万件。
为攻克日本市场,中国企业正展开多维布局:
支付体系革新:Temu率先接入日本最大移动支付平台PayPay,支持二维码支付和积分返现,将结算失败率从12%降至3%以下;阿里旗下TAO则联合Line Pay推出“先买后付”服务,覆盖80%的年轻用户。
供应链深度重构:在大阪、东京建设智能海外仓,将平均配送时效压缩至1.8天(日本本土电商平均为2.5天),同时引入日本质检标准,退货率从15%降至6%。
合规化运营升级:针对日本《特定商业交易法》,建立全链路数据加密系统,并聘用本土法务团队处理消费者纠纷,合规成本占比从8%提升至12%,但用户投诉量下降40%。
不过要注意的是在日本布局跨境电商,采用本土发货是满足消费者高时效、高质量需求的关键。卖家需结合物流优化、合规管理、本地化运营和精准选品,充分发挥中国卖家的供应链和地理优势。这也就给了广大海外仓服务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,易仓WMS就是海外仓企业拓展日韩市场必不可少的工具。
易仓WMS无缝对接了Amazon、Aliexpress、Walmart、Wish、Shopify、TikTok、Newegg、Wayfair、Rakuten、yahoo、Shein、Backmarket、Temu等众多日本主流电商平台,还对接了日本当地的佐川、黑猫等物流渠道,此外还可以支持日本站点的Temu认证仓业务,帮助海外仓服务商顺利融入日本市场,快速实现本土化运营,从而抓住这一市场风口实现业务增长。大家可以点击上方免费预约演示或直接在线咨询获取更多易仓WMS的详细功能和信息。